在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下,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句话道出了皇权至上的普遍心态。人人都梦想成为掌控天下的帝王,这也解释了为何历史上谋权篡位之事屡见不鲜。那么,除了皇帝本人,谁最接近权力中心呢?从清朝著名的九子夺嫡事件可以看出,皇子们无疑是最接近皇权的人。不过,并非个个皇子都野心勃勃,有些皇子更向往平淡生活,比如顺治帝的皇子福全,就是这样一个淡泊名利的典型。
顺治帝的子嗣并不多,原本有八个孩子,可惜其中四个早夭。隆禧皇子虽然活到成年,却在二十岁时英年早逝,最终只剩下三个皇子。与其他朝代相比,三个皇子争夺一个皇位,竞争已经算是相当温和了。
在众多兄弟中,康熙(玄烨)与福全关系最为亲密。福全性格温和,虽然与玄烨不是同母所生,却待他如亲兄弟一般。从出身来看,福全其实比玄烨更为尊贵——他的生母董鄂氏当时已是正式的皇妃,而玄烨出生时,其母佟佳氏还只是个没有封号的庶妃。
展开剩余48%福全年长玄烨一岁,按理说应该是更合适的储君人选。那么,为何顺治帝最终没有选择出身更好、年纪更长的福全呢?
野史中有个有趣的说法:当时天花肆虐,玄烨因曾患天花而获得免疫力,而福全的健康状况则存在风险。顺治帝不敢拿国家命运做赌注,因此选择了更健康的玄烨。
但真正的原因在于福全的性格。顺治曾有意立福全为储,为此特意询问年幼的他:你长大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?出乎意料的是,福全没有表现出对皇位的渴望,而是回答:愿为贤王。这个回答表明,他只想做个问心无愧、造福百姓的王爷。
一个对皇位毫无欲望的人,即便登上皇位也难以担当重任。相比之下,玄烨的才能并不逊色。经过深思熟虑,顺治帝最终选择了玄烨作为继承人,这个决定可谓明智而公正。
发布于:天津市股票杠杆平台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