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皖新闻讯 网络购物痛点难除、旅游投诉热度不减、情绪消费暗藏风险、宠物消费乱象丛生……8月4日,记者了解到,为全面反映长三角地区(浙苏沪皖)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,促进区域消费市场健康有序发展,四地消保委联合对2025年上半年消费者投诉数据进行整合分析,形成总体情况报告。
2025年上半年,长三角四地消保委共受理消费者投诉31.48万件,累计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8269万元。
网络购物痛点难除
综合四地数据,投诉性质排名前五的问题及占比如下(按占比排序)。其中,质量问题:投诉总量82988件、占比26.36%;售后服务问题:投诉总量81697件、占比25.95%;合同问题:投诉总量67467、占比21.43%;虚假宣传问题:投诉总量54496件、占比17.31%;安全问题:投诉总量28177件、占比8.95%。
分析指出,随着网购人群的日益壮大和快速增长,产品质量不佳、商品虚假宣传等问题也频频发生。投诉反映的问题主要有:
商品实际与宣传严重不符,消费者反映收到的商品与销售页面展示的样品存在巨大差距,如服装面料、电子产品功能、食品成分等。短视频带货乱象频现,部分商家利用AI技术仿冒名人、网红或制作虚假场景,诱导消费者点击进入直播间;或者引导消费者通过微信、QQ等社交平台进行交易,脱离平台监管。
新兴领域“不诚信”行为多发。部分盲盒、手办等商家,因销售商品市场价值走高,无法按期提供商品,或在商品出现质量问题时以“不支持七天无理由退换货”怠于承担售后责任。二手平台真假难辨。随着二手平台交易日益火爆,消费者如何查验商品真伪成为难题。
股票杠杆平台app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